菜单

联合直接和间接血运重建术治疗烟雾病

烟雾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闭塞性脑血管病,以双侧或单侧颈内动脉末端和大脑前或大脑中动脉近端狭窄或闭塞, 伴颅底异常增生血管网形成为特征。治疗通常采用直接搭桥及间接贴敷的方式重建血运。三博脑科将直接和间接两种手术方式结合,采用联合血运重建术治疗此疾病。
05-27
详情》

冠切开颅纵裂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

颅咽管瘤为生长于中线的先天性良性病变,近年来由三博脑科石祥恩等教授倡导的冠切右额开颅额底纵裂入路切除颅咽管瘤,逐渐成为颅咽管瘤手术的主流入路。相比较其他手术入路, 此手术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下丘脑,达到手术微创的目的, 同时够更充分的切除肿瘤。三博脑科本手术总体肿瘤全切除率高。
05-27
详情》

脑转移癌的治疗

脑转移癌发病率逐年升高,脑转移癌的数量是脑内原发肿瘤的 10 倍,过去,发生脑转移癌多数患者是放弃治疗的,但是,近年来随着治疗手段的提高,癌症患者及其脑转移癌患者生存时间也在不断延长,神经外科在治疗脑转移癌方面有显著的优势。 近 5 年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脑转移癌近 200 例,尤其是对多发脑转移的手术治疗,以及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脑膜转移的诊疗取得了一些进展,开展多学科脑转移癌的综合治疗,在业界具有一定的影响。
05-27
详情》

听神经瘤的手术治疗

听神经瘤是神经系统常见肿瘤,肿瘤与支配面部活动的神经关系密切,手术切除肿瘤过程中,保留面神经的是手术的核心技术,如果发生面瘫,患者会出现口眼歪斜,对患者的生活及心 理造成严重的影响。上世纪 90 年代于春江教授首先在国内开展 电生理监测下切除听神经瘤,使听神经瘤手术有了质的飞越, 听神经瘤的面神经功能的保留得以显著提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三博脑科开展的基于电生理监测技术下的保护面神经、 蜗神经的听神经瘤切除术,面神经功能保留率高,目前已完成听神经瘤手术1,000余例。
05-27
详情》

难治性垂体腺瘤的综合治疗

垂体腺瘤是颅内第三位常见肿瘤,发生垂体瘤后可以影响患者 的内分泌功能,如不孕不育,肥胖等,体积较小的垂体瘤,治疗相对容易,预后也好。但是,有一些垂体瘤体积巨大,侵袭 范围广,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手术难度和风险巨大,三博脑科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等方式进行巨大侵袭性垂体瘤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并利用显微镜、神经内镜切除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本世纪初于春江教授在神经外科领域率先使用溴隐亭治疗侵袭性泌乳素型巨大垂体腺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一部分病人免除了手术,达到了真正的微创治疗。
05-27
详情》

内镜颅底手术以及内镜与显微镜联合处理复杂颅底肿瘤

三博脑科多年来在原颅底显微外科技术优势的基础上,近几年又针对不同的复杂颅底肿瘤在内镜下或内镜与显微镜双镜联合 技术治疗了大批患者,使得这种反复复发、多次手术、多次放 疗的复杂颅底病变患者又有了新的治疗选择。对于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的肿瘤,应用创伤极小的迷路下-颈静脉突入路,术中辅助神经内镜,患者术后 3-5 天即可出院,节省了大量医疗资源。
05-27
详情》

颞下经岩嵴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颅内外沟通肿瘤的手术治疗

岩斜脑膜瘤是颅底肿瘤中难度最大的手术,手术风险大,全切 率低,患者预后差,于春江教授早年率先在国内开展了该区域脑膜瘤的解剖和临床研究,使该入路的微创化程度显著提高, 在三博脑科的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近些年在原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又对岩斜脑膜瘤的手术入路进行探索总结, 应用幕上下联合入路切除广泛侵袭的岩斜脑膜瘤,逐步取代了 手术相对耗时,损伤较大的乙状窦前入路,使手术时间缩短, 使并发症减少。广泛侵袭的颅内外沟通肿瘤有时单一科室很难一次手术将颅内外沟通的肿瘤切除干净,需要多学科协作。颅底肿瘤科与耳科,鼻科,头颈外科等相关科室合作,利用内镜切除复杂颅底手术,切除海绵窦,岩尖,斜坡及颈静脉孔区肿瘤,颅鼻眶沟通肿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05-27
详情》

无创神经调控之迷走神经刺激术(VNS)

迷走神经刺激器植入术(VNS)是一种用来辅助治疗药物难治 性癫痫和抑郁症的微型可植入式器件。可通过间断地发射电流 脉冲刺激迷走神经,迷走神经兴奋传递到孤束核被处理后传播到大脑不同区域,从而达到治疗神经性疾病的目的。目前三博脑科VNS治疗癫痫近500例,有效率较高。
05-27
详情》

新一代机器人辅助功能神经外科手术

三博脑科拥有多台手术机器人,目前在功能神经外科的应用优势显著,其高精度、灵活性,可以辅助运动障碍病精确手术、 立体脑电图电极置入、脊髓脊柱导航定位、辅助内镜、肿瘤活 检及脑出血手术等。2020年4月24日,三博脑科成功完成 ROSA ONE 辅助下的国内首台帕金森病 DBS 手术(脑深部电刺激置入 术),双侧电极植入精度均在 0.3mm 以内。
05-27
详情》

微创植物人促醒脊髓电刺激技术(SCS)

脊髓电刺激(SCS),通过植入设备发送弱电脉冲,刺激脊髓背侧特定节段。三博脑科功能神经外科团队以此方法进行昏迷促醒,手术效果受到国内同行的一致认可。
05-27
详情》

立体定向脑电 图癫痫灶定位 技术(SEEG)

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于1960年代在法国设计研发,发明后在欧洲多中心运用数十年,近十余年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SEEG作为药物难治性局灶性癫痫的侵入性检查方式,具有对癫痫放电进行三维和时间精确研究的优势。三博脑科于2012年及2020年全国首家引入ROSA机器人及其二代机器人ROSAONE行SEEG电极植入,行射频热凝毁损治疗取得疗效,且对于下丘脑错构瘤及脑室旁灰质异位等疾病灰质疗效显著。通过行SEEG电极植入,明确致痫灶后行手术切除有效率高。
05-27
详情》

功能区皮层电凝热灼技术

“皮层热灼术” 是栾国明教授于上世纪 90 年代率先提出治疗 难治性癫痫的新外科处理方法。对于部分致痫灶与功能区全部 或者部分重叠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手术切除会造成患者术 后功能障碍。皮层热灼术可以保存皮层功能,创伤较致痫灶切 除小。研究表明接受单纯皮层热灼治疗的癫痫患者的术后癫痫 无发作率达到 13.3%,有效率达到 73.3%;接受切除性手术结合 皮层热灼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后癫痫无发作率达到 81.7%, 明显优于单纯切除治疗难治性癫痫。
05-27
详情》

三博脑科

Sanbo Brai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香山路一棵松50号

电话:010-62856916 / 010-62856918

加入三博
社会招聘
校园招聘

脑科前沿

首页

连锁医院

咨询

电话